今天是:2020年06月04日 星期四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用影像再现城市工业变迁
发布时间:2020-06-04 09:34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印象·钢之魂

  袁伯成摄

  日前,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见证现实——老工业基地及三线建设摄影展”第二站巡展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举行。

  展览在2019年重庆美术馆首展成功的基础上,从长江上游的工业重镇重庆来到长江下游的上海,由来自全国的30余位摄影艺术家带来200多件摄影艺术作品。

  这些艺术家对重庆市、上海市、辽宁省、河北省、浙江省、湖南省、四川省、贵州省的老工业基地以及三线建设的人、事、物,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来进行拍摄,通过对现状的个人呈现,追踪、挖掘并保存历史面貌,见证现实。

  展览由四川美术学院主办,分为“老工业基地”和“三线建设”两大板块。策展人之一王林表示,希望通过这个展览,唤起人们的历史记忆。这不仅是个人记忆,也是集体记忆。他认为,历史的厚度和人文温度的重合,是本次展览的最大特点。

  与首展相比,这次上海巡展呈现的作品一脉相承,只是根据场地和当地观众的特点,在陈列上进行了部分调整。

  除摄影作品之外,展览还纳入了影像和装置作品,呈现出多元化的艺术形态。“虽然名为摄影展,这实际上是一个影像展。摄影与动态影像有其一致性和内在的相通性,都是复制时代的文化艺术形态。”王林认为,现场加入影像和装置,让展览不再是简单的平面呈现,而是一个观众可以进入、可以穿插的多元文化空间与视觉艺术观看现场,能够让观众和作品产生更多的互动。

  许多老一辈的观众看了展览很感动,因为这就是他们曾经的经历;对于年轻观众来说,更多的则是惊奇:一个摄影展呈现了多种场景,是一种全新的艺术体验。“希望用一个更加多角度、多样式、多元化的展览,让观众特别是年轻人产生新奇感、新鲜感,把历史的记忆与当下的文化语境更好地连接起来。”王林说。

 
 


责任编辑:桑尼
最新文章
天津启动“海河英才”海外人才创业… 《文成公主》第八季拉萨河畔启幕 … 京剧《许云峰》首尝付费“云首演” 做直播上综艺 上海京剧院开拓新舞… 文旅部:全国已设立超2000所非遗扶… 文学界科普界在上海送别著名作家叶… 王蒙:老夫犹发少年狂 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活…
推荐文章
商务部:前4月非金融类对外直投235… 长期定存变形 中小银行揽储打擦边… 聚焦“六稳”“六保” 专项债连迎… 发改委明确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 5月新房供应阶段回调 成交热情不减 新基建和新兴产业项目全速推进 市… 中债登托管量超2.1万亿 境外机构持… 国资委:央企对困难服务业小微和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