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培育“黎氏八骏”的家训:勤读书,敦德行
发布时间:2019-10-22 11:2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11月,103岁的美籍华裔作家黎锦扬在美国洛杉机逝世,享誉中国近代史的“黎氏八骏”终成绝响。黎氏家族世居于湖南湘潭中路铺长塘组,是近代中国最耀眼的文化世家之一。黎锦扬排行第八,与七位兄长黎锦熙、黎锦晖、黎锦耀、黎锦纾、黎锦炯、黎锦明、黎锦光,在语言学、文学、教育、音乐、矿产、桥梁等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他们的后辈亦有不少专业人才。黎氏一门皆才俊,与良好的家风家训熏陶密不可分。

  “学不可废,读书为第一”,这是“黎氏八骏”的祖父黎世绶写下的家训。黎世绶一生为官,生平好学,有《古文雅正》等著作传世。其子黎培銮不汲汲于功名,在家教书育子。他变卖了部分家产,创办了一所新学校“杉溪学校”,教授黎氏兄妹及乡邻戚友子女。杉溪学校学风自由,充分尊重孩子们的个性,让他们根据各自的兴趣自由发展。时值西学兴起,黎培銮专门聘请了西学老师,增设数学、音乐、图画课程。受自由学风影响,黎氏后人博采众长,借鉴古今中外的优秀成果,在他们所从事的领域几乎都有突破和创新。

  晚年的黎锦熙常以一段小故事训诫子侄:民国初年,黎锦熙在长沙办报,当时有三位青年常帮他抄写文稿,第一位不问文稿的内容,什么都抄;第二位见到文稿有问题总是要提出,并能主动润色修饰;第三位看到与自己观点不同的文稿就不抄,更不屑于在枝节问题上纠缠。这三人后来的成就大不相同,第一位终身为一个小职员;第二位成了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笔名田汉;第三位成就了一番伟大事业,他就是毛泽东。通过这则故事,黎锦熙告诫子侄读书要知其所以然,大胆怀疑,小心求证。这令黎氏后人受益匪浅。

  许多人把读书作为获取功名的途径,而黎氏家族强调读书是为了“立德”。黎世绶说:“敦人伦、存节义、守礼法、尚廉耻,皆由于读书。”黎氏父辈要求子弟“孝父母”“友兄弟”“联族谊”“戒赌博”“息争讼”“禁为非”,对穷人、富人一视同仁。黎培銮要求家人对待叫花子做到“三不要”:一不要放狗咬,二不要给脸色看,三不要让空走一趟,一定要打发钱粮。

  黎氏家族严私徳、守公德、明大德,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抗日战争爆发后,黎培銮常写家书鼓励子女抗日。齐白石曾作画褒扬黎培銮的德行:一为《钟馗戮怪》,喻其“居隐、律己教人,大得正途”;一为《铁拐李》,喻其“不图名利,将来毋得为游仙乎”。黎锦熙是近代爱国民主运动的参与者和支持者,受中国共产党之邀参加了新中国的开国大典。黎锦炯立志“科学救国”,很有民族气节,严词拒绝去伪政府任职。

  黎氏家族以“勤读书,敦德行”为家训,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一个家族的子弟能有学有才,有义有德,何患家族不兴!(胡忆红)

 
 


责任编辑:桑妮
最新文章
数字人文时代将来临 长江文明在这里生生不息 百年冠中 不负丹青 课本里的长城 聚焦现实题材 描绘蓬勃气象 “新雅乐”:是重现,更是重生 非遗地理标志,不该被遗忘 百年李少春 千秋传戏人
推荐文章
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52届年会在马尼… 第七十四集团军扎实组织预任参谋集… 中国综合品牌展览会在多米尼加举行 乌克兰愿“合理妥协”以推动四国峰… 日本10月出口额同比下降9.2% 古特雷斯对美国政府犹太人定居点政… 日本中部国际机场乘客增加 国际航… 中国代表呼吁加强上合组织与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