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中外专家聚首浙江庆元:透见故地历史 共谱廊桥新梦
发布时间:2019-09-25 16:22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地处浙南闽北交界处的浙江庆元,是中国现存古廊桥最多、最集中的县,素有“古廊桥天然博物馆”和“廊桥之乡”的美称。日前,浙南闽北七县廊桥摄影联展和数字红桥馆开馆仪式在庆元廊桥博物馆举行。中外近百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谱“老桥新梦”。

踏入博物馆中,庆元县域内130多座廊桥构成表格和点位图,跃然眼前。“梦回廊桥”“巧夺天工”“人间彩虹”“情有独钟”“牵手廊桥”等七个区块深度剖析古廊桥的建筑工艺以及人文内涵,让初到此地者叹为观止。

“我们中国廊桥的建筑风格是极具‘烟火气’的,钟楼式样和桥梁架构相结合,影射当地百姓晨钟暮鼓的生活习俗。”台湾华梵大学教授萧百兴看到墙上的廊桥图片,兴致骤起。

萧百兴是台湾人,但说起庆元廊桥,却如数家珍,“庆元廊桥又叫‘鹊窠桥’,许多木头交织在一起,就像喜鹊筑巢一样,很有意思。这不仅是一种建筑本身的美学,也反映了庆元人借廊桥所表现出的对团圆、窝居、荣耀象征的欲望。”

秋月挂深空,人在馆中走,仿佛身临桥上游。

“这里是一处红军革命根据地吗?红军在这座桥上是不是抗击过敌人?”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博士研究生东鸿指着数字红桥馆内的一张地图说道。

地道的中文名,流利的普通话,如果没有西方人立体的脸庞,人们很难想象东鸿竟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

“我从高中就开始学中文,非常喜欢中国的历史文化。这些红色廊桥有别于其他桥梁,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东鸿说,粟裕、刘英、叶飞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庆元指挥过著名的斋郎战斗、竹口战斗,而当地的廊桥为抗战贡献了巨大的帮助。

东鸿说,桥也是一个比喻,把两岸的人民联结在一起,这是他钟意研究桥梁的原因之一。

古老的廊桥连接两岸,也透见故地历史,跨越时空联结古与新。正如萧百兴所言,“如果要将廊桥保护下去,传扬开来,那就要挖掘‘人无我有’的东西——庆元独特的历史人文,让不了解廊桥的人看到它,都能够从新鲜感中带出亲切感,因为庆元廊桥就是人内心情感的一种外化。”(周禹龙 实习生 周悦磊)



责任编辑:张彤
最新文章
数字人文时代将来临 长江文明在这里生生不息 百年冠中 不负丹青 课本里的长城 聚焦现实题材 描绘蓬勃气象 “新雅乐”:是重现,更是重生 非遗地理标志,不该被遗忘 百年李少春 千秋传戏人
推荐文章
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52届年会在马尼… 第七十四集团军扎实组织预任参谋集… 中国综合品牌展览会在多米尼加举行 乌克兰愿“合理妥协”以推动四国峰… 日本10月出口额同比下降9.2% 古特雷斯对美国政府犹太人定居点政… 日本中部国际机场乘客增加 国际航… 中国代表呼吁加强上合组织与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