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70岁俄罗斯获奖作家称深感荣幸
发布时间:2019-08-21 11:25 | 来源:北京日报


     本报讯(记者 路艳霞)昨晚,第十三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颁奖仪式在京举行,本届特贡奖共评出15位获奖者,包括12名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获得者和3名青年成就奖获得者。

  在获奖人当中,俄罗斯作家尤里·塔夫罗夫斯基创作了《习近平:正圆中国梦》,这是第一部由外国人写作的阐释习近平总书记思想的著作。罗马尼亚翻译家罗阳1983年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翻译出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罗文版),在罗马尼亚产生重大影响。伊拉克翻译家阿巴斯·卡迪米在中国工作近20年,代表译著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阿文版)、《三国演义》和《聊斋志异》。埃及青年翻译家雅拉·艾尔密苏里已出版中国图书译作近10部,译作涉及中国散文、诗歌、小说等不同体裁,代表译作有《西川诗选》《美食家》等。

  罗阳在谈及翻译感受时说,“在翻译过程中,我喜欢推敲用最恰当的词语来表达原文中的意思,就像在收音机里调频道那样,先是杂音,之后隐隐约约仿佛有人声,再调到位就听得十分清晰。”俄罗斯作家尤里·塔夫罗夫斯基充满感情地说,“我感到莫大荣幸的是,在我70大寿之年获得这项崇高奖赏。”上世纪60年代末,他在列宁格勒大学东方系求学时,老师就教导他和同学们,要热爱中国。“我们读《大学》和《中庸》,读唐诗和元代杂剧,看鲁迅的小说。我们学写汉字,研究甲骨文和不同的书法风格。”他说,现如今更深深感到,自己所学的中国文化知识非常有用。塔夫罗夫斯基目前正在写新书,他希望让俄罗斯人更多了解中国。

 


责任编辑:桑妮
最新文章
数字人文时代将来临 长江文明在这里生生不息 百年冠中 不负丹青 课本里的长城 聚焦现实题材 描绘蓬勃气象 “新雅乐”:是重现,更是重生 非遗地理标志,不该被遗忘 百年李少春 千秋传戏人
推荐文章
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52届年会在马尼… 第七十四集团军扎实组织预任参谋集… 中国综合品牌展览会在多米尼加举行 乌克兰愿“合理妥协”以推动四国峰… 日本10月出口额同比下降9.2% 古特雷斯对美国政府犹太人定居点政… 日本中部国际机场乘客增加 国际航… 中国代表呼吁加强上合组织与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