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礼让江豚,自然赢得叫好
发布时间:2019-04-17 10:01 | 来源:人民网


近日,一则“给江豚让路,南京过江通道方案改了”的新闻引起热议。规划中的南京锦文路过江通道设计方案由三塔悬索桥改为双塔悬索桥,原来江中的一处桥塔被取消。当然,如此一来,施工难度、周期、造价都会有所提高。

“支持给江豚让路,不能让长江微笑天使消失”“这才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方案公布后,设计方的良苦用心引来网友的叫好。的确,方案修改着实花了番心思。据报道,过江通道距离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边缘还有50米,原有方案已经是经过优化的,而新方案主动加码,把对江豚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南京过江通道礼让江豚,赢得一致叫好。礼让,缘于敬畏之心,也缘于爱护之情。

先看敬畏之心。近年来,我国日趋完善的生态保护法规和监管形成了硬约束,即便是建设项目也不能破坏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一些建设项目的选址选线,应当避让相关自然保护区域、野生动物迁徙洄游通道;无法避让的,应当采取修建野生动物通道、过鱼设施等措施,消除或者减少对野生动物的不利影响。实践方面,近年来,从青藏铁路为藏羚羊留出迁徙通道,到新疆沙漠公路为野生动物设置专用通道,礼让野生动物正在成为重大工程建设的惯例。

再看爱护之情。如同邻居住久了感情越来越深,人与野生动物也是如此。翻看近年来的新闻,在长江中翻滚嬉戏或与江鸥争食鱼儿的江豚,经常被媒体报道,成为城市画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也越来越习惯和享受着江豚的陪伴。

一条便捷的过江通道,对于南京市民来说必不可少;而一座突然出现在熟悉江域的陌生水泥桥塔,对于江豚宝宝们来说,则成了可怕的“拦路虎”。带着一份在乎、走心,在过江通道面前,江豚的安危一点也没有被忽视,人们找到了两全之策。

设想通道建成后的画面:人从桥上过,江豚在水里游,江豚偶尔跃出水面,人们拿出手机拍照、会心一笑,不正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动图景吗?



责任编辑:耿驰
最新文章
中国化工集团下属公司虚假整改 环… 加强监督,促进主题教育落细落小落… 生态环境部:阳泉市连续两个月降尘… 烟台调整优化四大结构 用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指导农… 顺应绿色建筑发展趋势 铝模板行业… 中国能源70载跨越发展 低碳清洁转… 臭味到底从哪儿来
推荐文章
欧空局未来三年重点投资深空与月球… 补给舰首次接受民船补给 “随营军校”加速孵化新型战训人才 强军路上,树起“生命线”的时代标… 打造“空地一体”的战斗小组 当海军10950天,老兵第一次登上军… 北约实战部署“联合地面监视系统” 武器进口变出口 印度转型有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