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11月02日 星期一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四川省重点项目前三季度年度投资完成率已近九成
发布时间:2020-11-02 09:10 | 来源:四川在线


  10月30日,记者从四川省发展改革委获悉,今年1—9月,773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605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达89.6%,快于时间进度14.6个百分点,高于去年同期2.4个百分点,预计将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

  四川省重点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表示,坚持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推进“六稳”“六保”任务落地落实的重要抓手,聚焦“投资唱主角”,推动省重点项目加快实施,主要表现在五大方面:

  抢抓“机遇期”,合力攻坚推项目。紧抓国家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的机遇,精准对接国家重点投向,用好向国家争取到的2677亿元专项债券、抗疫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中央专项建设资金,推动项目建设提速。为有效应对疫情冲击,及早制定出台重点项目复工开工7条措施,及时下达近3亿元省预算内基本建设疫情防控专项资金,出台缓解中小企业困难13条,实施优惠水电气价格等支持举措,鼓励引导地方财力向疫情防控和加快项目复工开工建设倾斜,将重点项目关键原材料、重要设备和生活必需品等纳入应急运输保障范围,成都京东方第6代生产线等项目建成投产,天府国际机场、大运会体育场馆等项目加快实施,成都至西宁铁路、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等221个省重点项目开工建设,部分项目前期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川藏铁路可研获批,成达万高铁可研将于近期获批。

  充实“项目库”,强化储备增后劲。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梳理上报重大工程项目231个。围绕国家“十四五”规划编制,梳理重大项目21个、总投资约1.8万亿元,积极争取进入国家盘子。围绕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筛选补短板项目247个、总投资约2.9万亿元,计划年度投资约3600亿元。积极推动项目滚动接续,筛选拟于2—3年内开工建设的重点项目177个、总投资约2万亿元,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聚焦未来发展前沿趋势,启动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储备“新基建”项目600余个、总投资约1.1万亿元。

  细化“任务书”,精准管理抢进度。发挥重点项目示范带动作用,省领导带头联系省级重点推进项目,实行“一项目一方案一专班”,加强对全年省重点项目投资目标细化管理,收集汇总年度工作计划和每季度目标进程,画好实现全年目标“路线图”。建立月调度机制,每月省领导牵头对省重点项目推进情况进行调度,确保省重点项目加快推进。抢抓施工黄金季节,精准选好项目,积极落实项目开工条件,分地区、分行业高强度组织重大项目开工。省委、省政府组织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涉及天府新区至邛崃高速公路等项目1416个,总投资7142亿元,交通运输、文化旅游、商务等部门分行业组织重大项目集中开工,21个市(州)分区域组织重大项目集中开工81次。

  打通“中梗阻”,服务项目解难题。切实加大省重点项目协调服务力度,坚持深入基层、深入项目搞好服务。组织专题协调会议37次,推动解决省重点项目生态红线、交叉跨越、物流运输等困难和问题68个;开展专项督查,组织22个省直部门赴21个市(州),对119个省级重点推进项目全覆盖督查,现场指导帮助解决项目实施中的困难和问题69个,有力有效推动重点项目实施。搭建银政企融资对接平台,省政府召开全省融资对接电视电话会,推介省市县重点项目1392个,发布融资需求5388亿元,签约项目147个、金额约3600亿元。组建由银行、券商、保险机构、基金等组成专业团队,先后为遂宁、巴中、宜宾等地提供有针对性的综合金融服务。

  建立“红黑榜”,强化考核促激励。省委、省政府建立省重点项目推进和投资运行“红黑榜”通报工作机制,每季度通报一次全省重点项目推进和投资运行情况,按季度对省重点项目进行量化评分排名,对进入红榜的通报表扬,给予政策和资金激励;对进入黑榜的通报批评,督促查漏补缺、整改提升。建立省重点项目督导机制,对省重点项目开展动态跟踪、督导督促,并及时反馈有关情况。(四川在线记者 宁宁)



责任编辑:张彤
最新文章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整改… 聚焦重点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逾23万人参加第二届川籍农民工运动… 川渝共建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走廊 “四川造”电影《随风飘散》入选釜… “大国点名,没你不行!” 人口普… 网友的这些关于人口普查的疑惑 我… 脱贫大考不“放水” 出发前1小时才…
推荐文章
第二届陆家嘴国际再保险会议在沪召… 十九届五中全会:优化国土空间布局… 中共中央30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 今年我国GDP预计破百万亿元 油价回暖 “两桶油”三季度赚超800… 环境部:我国将部署开展碳排放达峰… 英国9月汽车产量同比下滑5% 福建出台措施保护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