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边路报告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魏丽娜、章程 通讯员付斌)“我是来自香港的执业大律师张鹏,今天作为中立第三方的特邀调解员,请问是否同意在我的主持下进行本次调解?”29日上午,一场商事纠纷调解在南沙自贸区法院自贸区商事调解中心进行着,特别之处在于,主持调解的是一名来自香港的执业大律师。
张鹏大律师是南沙自贸区法院首批聘任的特邀调解员,为了主持这次调解,他6点多就起床,赶最早一班轮船到南沙,“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据介绍,特邀调解员除报销往返路费和误餐费外,没有其他费用。
协议约定
适用香港法律
据了解,原告某化工公司是外国法人独资企业,被告某电路板公司为港资企业。两家公司是多年的合作伙伴,2009年双方签署了《寄售协议》,约定原告以寄存销售的方式向被告供应化工产品。
近日,南沙自贸区法院收到某化工公司的一纸诉状,起诉要求某电路板公司支付18.31万元货款及利息,原因是2015年到2016年2月间、2016年8月间的货物货款某电路板公司没有及时支付。
经办法官拿到起诉材料后发现,《寄售协议》中约定“本协议受香港特区法例规管并按其诠释,而不论与其法例及条文抵触与否。”原来,双方在签订合同时约定适用香港法律。法官询问双方当事人是否确定适用香港法,这时候两个公司都犹豫了,因香港法律的查明和认证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成本。
双方当事人得知南沙自贸区法院成立了自贸区商事调解中心,聘任了来自各行业的特邀调解员,其中不乏熟悉香港法律规则的香港律师。为快速、低成本解决纠纷,双方同意进行诉中调解,填写了《诉中委托调解申请书》,法官助理填写《委托调解表》并将案件材料移交给自贸区商事调解中心,开始了特邀调解程序。
不到1小时
双方握手言和
在选择特邀调解员时,双方当事人为了能够更多地以香港规则来调解纠纷,共同选择了香港执业大律师张鹏作为特邀调解员。受托的张鹏律师曾任香港律政司法庭检控主任、香港法院暂委裁判官,为英国CEDR认可调解员,擅长民商事诉讼案件及调解。
特邀调解员在聆听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后,将确定的议题列在白板上,创造双方进行沟通的契机,通过“面对面”沟通和“背靠背”会议,一个小时后,双方当事人达成了一致意见,并当场签订调解协议。就这样,原定于次日开庭的案件,以争议双方握手言和告终。
国际化商事调解平台:45名特邀调解员中7名来自港澳
2016年9月,南沙自贸区法院自贸区商事调解中心成立特邀调解员队伍,首批特邀调解组织有12家、特邀调解员有45名。特邀调解组织单位性质包括政府机构、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社会团体组织等多种成分,其中与经贸相关的组织占比达到67%。
特邀调解员来自社会各个行业,有专家学者、资深律师,还有企业家,绝大多数均有法律或商业背景。同时,调解中心还吸纳了港澳组织和个人担任特邀调解组织、调解员,来自香港和澳门的特邀调解员共有7名,其中两人是香港执业律师。
据悉,今年以来,自贸区商事调解中心已导入特邀调解员调处纠纷7件,涉港澳案件有2件。
两个创新
1.正研发南沙自贸区商事调解中心APP
自贸区商事调解中心负责人吴伟彤说,自贸区商事调解中心APP已在研发,该应用融合远程预约、文书送达通知、材料交换、远程视频、手机视频、即时通讯等功能。
南沙自贸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吴翔表示,商事调解中心正与深圳市蓝海现代法律服务发展中心开展合作。同时引入国际商事仲裁先进制度,着重促进粤港澳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国际化商事调解中心。
2.探索由港澳律师协助送达司法文书
吴翔介绍,南沙自贸区将全面推进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建设,南沙自贸区法院作为保障自贸区建设的平台和窗口,始终秉持着法治先行的理念,着重促进粤港澳的深度融,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司法协作机制。
据了解,南沙自贸区法院在全国率先聘任5名港澳籍人民陪审员,开庭审理全国首宗港澳陪审员参审案件,提升港澳同胞参与度和认同度。
自贸区法院商事庭庭长孙皓告诉记者,南沙自贸区法院正探索涉港澳案件由港澳律师协助送达,学习借鉴英美法“当事人主义”送达理念,在征得当事人同意的基础上,探索由港澳律师协助送达司法文书,有效提高涉港澳案件送达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