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校长妈妈”刘小清的好人接力
发布时间:2019-07-31 09:39 | 来源:新华社


满是孩子的教室里,既没有朗朗读书声,也没有叽叽喳喳的吵闹声,一位老师一边对着孩子的耳边大声读着拼音字母,一边把孩子的小手贴在自己的咽部,让孩子感受声带的振动。这样的课,这位老师一上就是22年。

1997年,江西萍乡芦溪县成立特殊教育学校,师范毕业在村小当老师的刘小清刚刚怀孕,马上报了名。周围的人说,天天陪着痴呆聋哑伢子,你就不怕胎教不好生个聋子。她付诸一笑。

现实比她想象的更难。

自闭症孩子一上课就往外跑,智障的孩子把草席拆了塞进耳朵,几个个子比老师还高的孩子却没有自理能力……刘小清手忙脚乱,喘口气的工夫就偷偷抹两把眼泪。

1972年出生在江西萍乡芦溪县的刘小清从小吃过贫困的苦。8岁时家里还没钱送她上学,她背着小妹妹偷偷站在村里小学的教室外听孩子们读书。“教室里走出来一个老师,把我领进教室,第二天她替我交了两元五角学费。”刘小清回忆说,“那位叫易绍萍的老师,递给我一个‘好人接力棒’,种下了我的人生目标。”

给自闭症孩子的训练有一项是训练孩子开口叫人,对着孩子无数遍说,枯燥乏味,刘小清几乎要放弃。一次家长来学校参加互动,一个从未说过话的自闭症孩子颤巍巍地给妈妈端去一杯水,喊出了第一声“妈妈”。这突如其来的一声“妈妈”,让家长和老师都愣了足足有十秒钟。孩子妈妈紧接着嚎啕大哭,老师也都纷纷哭了。

22年时光逝去,从一位特教老师到特校校长,一百多个残疾孩子从她的手中走向社会。

刘小清的办公室大柜里,锁着一双皮鞋。皮鞋已经是多年前的款式,虽然不再锃亮,却看得出从没穿过。“这是一个聋哑女学生送给我的,女孩从我这里毕业以后学了刺绣,用第一个月的工资买了这双鞋送给我。”鞋里的小纸条上写着“送给刘妈妈”。

“我教的孩子没有进入名校的,更没有成名成家的,但能让他们坚定生活信心、告别自卑,能像正常人一样顺利成家立业,我就最高兴。”刘小清说。(周密)

 
 


责任编辑:朱明宇
最新文章
北理工张忠廉:做学生的“勤务员” 北京朝阳区“名师工程”展示张艳婷… 张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治理现… 从制造业“挑大梁”到服务业谋发展… 樊锦诗:心之归处是敦煌 坚持特色发展之路 推进高水平大学… 因传统文化“走红”的工科教授 “我们给这个年轻人打满分” ——…
推荐文章
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52届年会在马尼… 第七十四集团军扎实组织预任参谋集… 中国综合品牌展览会在多米尼加举行 乌克兰愿“合理妥协”以推动四国峰… 日本10月出口额同比下降9.2% 古特雷斯对美国政府犹太人定居点政… 日本中部国际机场乘客增加 国际航… 中国代表呼吁加强上合组织与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