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毕业,请带上“杜妈妈”的牵挂
发布时间:2019-07-23 09:36 | 来源:光明日报


“胃不好,以后要按时吃饭”“祝贺你考上研究生,要继续加油学习”“以后没有公寓管理了,但要早点回家”……一句句饱含深情的嘱咐,手写在一顶顶袖珍学士帽上。今年毕业季,辽东学院金山校区小南院的毕业生收到一份份袖珍学士帽“手信礼”。为毕业生送出这一份份祝福和嘱托的人是辽东学院共产党员、公寓管理员杜良英。当她又一次走进寝室门,她的点滴关爱再次浮现在学生们的脑海。四年陪伴,学生们口中的“杜阿姨”早已变为“杜妈妈”,大家涌上前抢着给“杜妈妈”一个紧紧地拥抱,情不自禁地流下感动的泪水。

多年以来,杜良英始终把学生们当成自己孩子,同学们也把她当成自家亲人。在“感动的管理”和“关怀的服务”理念下,学校公寓成为学生们的家。在这个家里,杜良英对其管理的4栋公寓楼500余个寝室每天走访,2500多名学生她了如指掌。

来自江西的学生小杨家庭困难,虽然很想念家人,却常不舍得买车票回家。2015年国庆长假,她没回老家过节,每天把自己关在寝室里看书、吃泡面。杜良英在假期巡视时发现她,便邀请她一起吃饭,还特地做了辣椒炒肉。“以后,你想吃家乡菜找我,有烦恼也跟我说。”入学的第二年,小杨改口叫她“杜妈妈”。

杜良英的“孩子”不止一个。去年11月2日晚,三名学生在校外被车撞倒,杜良英打车跟随救护车赶到医院,其中一名女生腿骨骨折,一直紧紧抓着杜良英的手。随行的师生站满诊室,来手术的医生进门说,“除了妈妈,请先到外面等候”。杜良英紧攥着女生的手,俯下身脸贴脸地安抚她挺过疼痛。还有一年初冬晚上,大一女生小刘在校外因轻微意外伤,受到严重惊吓。回到公寓楼,她就躺在杜良英值班室的床上。精神恍惚的小刘不时喃喃自语,杜良英就一句句耐心应答,整晚陪在她身边悉心安抚……

翻开杜良英的日常工作记录,每一页都记录着她对学生们的关爱。一说起带过的学生,她如数家珍地讲起来没完,哪个能闹,哪个爱哭,哪个压力大,哪个要劝导……学生们的心理动态、点滴变化都装在她的心里。

杜良英说,新生入校两周内,我就能摸清底细。目光中透着不信任和拒绝的学生,基本都是我的重点对象。2015年刚入学时,小林就进入她的视野。刚上大学,小林迷失方向,成了院系批评名单上的常客。然而杜良英却总是耐心地与小林谈心,帮他重新认清人生追求的目标。想通以后,小林再也没有违反规定,将精力投入到学业上,因成绩优异被一家设计公司提前录用。

自2005年从事公寓管理员工作至今,杜良英没有完整休息过一个双休日,节日到校陪没回家的学生一起过。面对学生们的感谢,杜良英总是说,“这都是小事,学生们和我孩子年龄差不多,父母不在身边,关心他们不应该的吗?”

艺术专业学生小林毕业离校前,给杜良英送来了一副护膝。他关切地说,管理四栋宿舍,每天爬楼梯至少3500阶,别让我“杜妈妈”累坏了。给2000多个孩子当“妈妈”,杜良英幸福满足地笑了。

(本报记者 刘勇 本报通讯员 袁世杰)



责任编辑:朱明宇
最新文章
北理工张忠廉:做学生的“勤务员” 北京朝阳区“名师工程”展示张艳婷… 张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治理现… 从制造业“挑大梁”到服务业谋发展… 樊锦诗:心之归处是敦煌 坚持特色发展之路 推进高水平大学… 因传统文化“走红”的工科教授 “我们给这个年轻人打满分” ——…
推荐文章
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52届年会在马尼… 第七十四集团军扎实组织预任参谋集… 中国综合品牌展览会在多米尼加举行 乌克兰愿“合理妥协”以推动四国峰… 日本10月出口额同比下降9.2% 古特雷斯对美国政府犹太人定居点政… 日本中部国际机场乘客增加 国际航… 中国代表呼吁加强上合组织与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