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小区配套园治理要运用求解思维
发布时间:2019-10-28 15:04 |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日前,教育部召开“教育奋进看落实”首场新闻通气会,提出城镇小区配套园治理应该锁定“口径窄、移交难、补建慢、支持保障弱”四个关键问题,这为各地开展专项治理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和路径安排。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笔者以为各地治理工作中的主要矛盾虽表现不一,但聚焦解决问题的决心不能变,尤其是要科学运用求解思维。

从表面上看,口径窄、移交难、补建慢、支持保障弱四个问题,在问题性质、逻辑层次、责任归属、难度大小、落实快慢上各有不同,但在问题根源上是同样的:思想上重视不一。因为思想重视不够,难免出现顶层设计上的缺失或缺陷,进而导致口径标准模糊、规划引领不够、建设约束不紧、移交障碍重叠、管理动力不足。

据了解,在一些县城,房地产开发大多体量不大,对开发商而言,对标口径完全可以不配建,少数体量较大的甚至会在配建幼儿园和缴纳一定费用间做利益选择、合理规避。理论上讲,政府只要采取集中供地另行建设的方式,也可弥补开发商配建不足的难题,但毕竟学前教育不是法定意义上必须供给,“无为”难免会成为一些地方县级政府的首选。

纵深来看,若是我们捋一捋难度系数,分一分轻重缓急,算一算新账旧账,移交难、补建慢应是“两大难”。

移交难,固然主要是经济原因,但也不排除政策障碍和法律困扰。小区配建幼儿园,首先要解决土地权属问题。移交难,难在土地权属的移交,地上的建筑物尚可通过评估合理确定市值,但土地通过招拍挂变成了高昂“商品”,如何收回既需要参照法律法规,也需要考验收回的财力。有些地方配建幼儿园所属土地在招拍挂之外,属政策性划拨,但建成后开发商或者物业已与承租者建立了合同关系,简单地解除合同并非法治中国所倡导。补建难,难在地方政府的财力保障,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地方在规划建成区人口聚集地,已无可规之地。由此可见,与其在难题面前“打转转”,不如新账、旧账分开算,确保不欠新账,旧账问题慢慢算。

解决“入园难”“入园贵”是各级党委政府思考问题的逻辑起点,也是城镇小区配套园治理的初衷。其实在大中城市、一般县城,矛盾的表现形式也各有不同,有些地方更多地表现为“难”的问题,有些地方“贵”的问题更突出,有些地方兼而有之。所有这些,都需要运用求解思维,带着责任与担当,奔着问题去想、去做,努力在解剖“麻雀”中还原真相、厘清责任、抓好落实。

(作者系安徽省宁国市教育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作者:胡正平

《中国教育报》2019年10月27日第1版 版名:学前周刊



责任编辑:朱明宇
最新文章
渤海大学深入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北京语言大学师生党员骨干赴兰考开… 英国为生物科学研究提供1.7亿英镑… 武汉交通职院引导毕业生设计小作品… 北京丰台职教中心:“菜单式”培训… 威海环翠 打造校园共享阅读空间 江苏淮安 全国首所红军高级中学成… 用好督导杠杆撬动义务教育更大活力
推荐文章
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52届年会在马尼… 第七十四集团军扎实组织预任参谋集… 中国综合品牌展览会在多米尼加举行 乌克兰愿“合理妥协”以推动四国峰… 日本10月出口额同比下降9.2% 古特雷斯对美国政府犹太人定居点政… 日本中部国际机场乘客增加 国际航… 中国代表呼吁加强上合组织与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