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做一块砌进墙根的砖头,承受历史的重量” 于瑾精神感动南开学子
发布时间:2019-09-20 10:13 |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本报讯(记者 唐琪)9月18日,于瑾母校南开大学举办“瑾基金”成立仪式暨南开金融科技论坛,由校友捐赠的2000万元基金将用于奖励师德高尚的一线教师和志存高远的南开学子,副校长李靖代表学校接受捐赠。

7月22日,本报率先报道了对外经贸大学教授于瑾的感人事迹。

1984年,于瑾考入南开大学金融学系,在这里的7年求学时光,踏实刻苦,出类拔萃。前几天,家人还从旧箱子里翻出一份她那年作为新生代表的演讲稿,当中写道:“朋友,别再感叹不能做出惊天动地的伟业……四化大厦在建造,就让我们做一块砌进墙根的砖头,默默承受历史的重量吧!”尽管后来,她很少再这样直抒胸臆,但18岁时的这句宣言,几乎成为她一生的注脚。

为参加基金成立仪式,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默顿专程从美国赶来,受聘为“瑾基金”名誉主席、学术委员会主席。默顿曾把于瑾的研究成果收录为麻省理工学院教学材料,他说,于瑾教授用科研创造知识,用教育传递知识,用实践影响社会。随着科技和人工智能的发展,金融行业所需的技能可能会改变,但像她一样敬业的优秀教师仍然无可取代。(下转第三版)

连日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10余家中央主流媒体先后报道于瑾事迹,越来越多的人被她打动。当天,众多于瑾的家人、同学,以及敬仰她的校友也从全国各地赶来,共同回顾、传递于瑾的大爱。

现场,于瑾的同事江萍、学生何亮宇及本报记者从不同角度讲述了自己眼中的于老师,很多初次接触于瑾事迹的年轻学子在台下默默拭泪。而当于瑾的爱人、同样是南开校友的王文灵先生上台,轻轻说出,30年前自己就是在这个小礼堂为她举办了“爱之春”音乐会、就是站在这个位置向她表白时,全场掌声雷动。王文灵说,希望成为“瑾基金”这座灯塔的一块砖,凝聚校友力量,为国家的金融人才培养尽一份力,也算延续于瑾未竟的事业。

在捐赠仪式之后进行的第二个环节,“瑾基金”立即显示了其在外部师资支撑方面的号召力——6名南开校友、行业领军人物举行圆桌会议,探讨“新时代、新金融、新科技”,为南开学子带来一场高端前沿论坛。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一名教师告诉记者,于瑾的报道传到母校后,认识和不认识她的人,都在悲痛和惋惜的同时,被于瑾的家国情怀、坚守初心、燃尽芳华的事迹深深打动,“南开人以于瑾为榜样,母校南开以于瑾为荣!”

《中国教育报》2019年09月20日第1版 版名:要闻



责任编辑:朱明宇
最新文章
渤海大学深入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北京语言大学师生党员骨干赴兰考开… 英国为生物科学研究提供1.7亿英镑… 武汉交通职院引导毕业生设计小作品… 北京丰台职教中心:“菜单式”培训… 威海环翠 打造校园共享阅读空间 江苏淮安 全国首所红军高级中学成… 用好督导杠杆撬动义务教育更大活力
推荐文章
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52届年会在马尼… 第七十四集团军扎实组织预任参谋集… 中国综合品牌展览会在多米尼加举行 乌克兰愿“合理妥协”以推动四国峰… 日本10月出口额同比下降9.2% 古特雷斯对美国政府犹太人定居点政… 日本中部国际机场乘客增加 国际航… 中国代表呼吁加强上合组织与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