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乡村教师王跃增:收集废品自制460多件教具
发布时间:2019-09-10 10:30 |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石家庄9月9日电(记者 岳文婷)在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孟张庄村,有一个远近闻名的“破烂大王”。他,就是乡村教师王跃增。为了准备教具材料,他常常收集各类废品并加以改造,因而得名“破烂大王”。30多年来,王跃增自制教具460余件,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20世纪80年代,20岁出头的王跃增被聘为孟张庄村一名民办教师,教自然科学课。“当时学校条件差,没有太多教学仪器,学生很难听明白。看着孩子们期盼的目光,我便产生了自制教具的念头。”王跃增说。

  制作教具需要材料,而材料费让当时月工资7元钱的王跃增犯了愁。王跃增说:“没有条件,自己创造。我利用课余时间,到垃圾点捡拾能用的材料。从此,家里成了废品站,乡邻都叫我‘破烂大王’。”

  王跃增从废品中拆下来木板、铜线圈等小物件,经过摸索和尝试,终于在1989年4月完成了第一件教具“电能演示板”,生动展示出电如何转变成声、光、热等。当教具被拿到讲台上,孩子们惊喜不已。

  创作教具的背后,是不断地思考。为了构思,王跃增常常彻夜难眠,有时候睡着了也会突然坐起来。特别是制作“斜面与力实验装置”时,为了使斜面可以任意改变,王跃增长达半个月工作到深夜。有一次,他一边烧火蒸馒头,一边思考教具,结果把锅烧坏了。

  尽管现在条件越来越好,但王跃增没有放弃制作,所不同的是,教具质量不断提升:从简单到复杂,从小型到大型。30多年来,王跃增完成“温室大棚自动化管理装置”“热传导演示装具”等教具460余件,获得“河北省优秀乡村教师”“自制教具能手”等荣誉。

  该校校长王艳红说:“一个个精巧的教具里,凝结了王跃增对学科的思考,更饱含着他对教学事业的热爱。钻研制作的过程也是带领学生学习创造的过程,激发了学生们学科学的兴趣。”



责任编辑:朱明宇
最新文章
渤海大学深入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北京语言大学师生党员骨干赴兰考开… 英国为生物科学研究提供1.7亿英镑… 武汉交通职院引导毕业生设计小作品… 北京丰台职教中心:“菜单式”培训… 威海环翠 打造校园共享阅读空间 江苏淮安 全国首所红军高级中学成… 用好督导杠杆撬动义务教育更大活力
推荐文章
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52届年会在马尼… 第七十四集团军扎实组织预任参谋集… 中国综合品牌展览会在多米尼加举行 乌克兰愿“合理妥协”以推动四国峰… 日本10月出口额同比下降9.2% 古特雷斯对美国政府犹太人定居点政… 日本中部国际机场乘客增加 国际航… 中国代表呼吁加强上合组织与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