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8年01月30日 星期二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法制与新闻》官方网站
综治创新会:妥善处理民生诉求
发布时间:2016-10-13 15:25 | 来源:法制日报——法新网


  法新网记者 蔡长春

  近年来,因征地拆迁引发的纠纷不时出现,暴力伤医、医闹等问题频发,类似因民生诉求引发的事件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

  如何有效防范、妥善处理好因民生诉求引发的事件,实现维权与维稳的统一?

  日前召开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工作会议提出,要抓早抓小抓苗头,健全多元化解纠纷解决机制,加强对民生诉求分析研判、回应化解。预防处置工作中,既要发挥好法律规范作用,又要发挥好道德教化作用,促使公民明是非、辨善恶、守诚信、知荣辱,以道德伦理滋养法治精神。

  近年来,山东等地运用儒家文化优秀成分,在预防违法犯罪、化解矛盾纠纷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提升公众道德境界,把社会和谐稳定建立在较高的道德水平上。”会议指出。

  会议提出,要深入分析环保类诉求发生演变规律特点,找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平衡点,统筹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和项目缓冲距离、群众心理安全距离,依法科学制定实施项目建设规划。借鉴福建等地在政府、企业、群众之间搭建协商平台的做法,建立第三方参与的评估机制,找到项目落地最大公约数。通过提供补贴、公共服务、就业机会等方式,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借鉴大连等地聘请专家授课、组织居民外出参观等经验,引导群众科学认识环境风险、理性表达利益诉求。

  征地拆迁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绕不开的难题。合肥、苏州、南昌、成都等地坚持让利于民、“阳光拆迁”、用群众工作法做拆迁工作,减少了矛盾。

  会议提出,要积极推动从政策制度上增加被征地拆迁人员在土地、房产增值中分配比例,解决好就业等社会保障问题。完善信息公开、听证等制度,在吸纳民意中完善政策,在集体协商中化解分歧。综合运用实地走访、微信互动、舆情监测等方式,建立征地拆迁风险研判预警体系。坚持依法文明征地拆迁,杜绝发生违法违规征收土地和粗暴野蛮拆迁现象。借鉴海南等地将征地拆迁纳入法律援助范围的做法,畅通司法救济渠道,依法保障被征地拆迁人员合法权益。

  近年来,暴力伤医、医闹等问题频发,暴露出医患之间信任缺乏。

  对此,会议要求,要结合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把弘扬法治精神和加强人文关怀结合起来,推动建立精通医疗技术、了解患者家属心理需求的专门队伍,及时为患者及家属答疑解惑,增进相互信任。总结黑龙江等地做法,推动建立“三调解、一保险”长效机制,确保群众投诉有门、处理公正。借鉴甘肃、江西等地建立医警联动机制的做法,依法打击涉医违法犯罪。

  会议还指出,要按照打造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的要求,完善信访工作责任体系,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推广微信公众号、手机客户端信访应用和远程视频接访,方便群众网上投诉、评价。

  法新网南昌10月13日电



责任编辑:高翔
最新文章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并召… “文化法治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学… 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多个草案 … 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10月30… “国际投资经贸法律风险及对策”研… 全国海警队伍思想政治教育暨文化工… 中国全域旅游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第八届中国专利年会在京开幕
推荐文章
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一百零九次委…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 最高检对张文中案顾雏军案同步审查… 公安部:严肃追责赌博幕后保护伞 打… 最高检已纠正7件涉产权刑事申诉、… 公安部党委召开2017年度民主生活会… 最高检:谨防假冒检察机关实施电信… 曹建明:坚决拥护党中央关于宪法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