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12月31日 星期五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法治故事,传播法治声音,阐述法治特色,弘扬法治精神
券结模式基金渐入佳境 总规模突破3800亿元
发布时间:2021-12-31 09:46 |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21年,券结基金整体规模扩张,越来越多的公募管理人开始试水券结模式。截至12月26日,今年以来共计125只新基金采用券商结算模式进行证券交易。相比2020年的62只、2019年的46只、2018年的16只,券结模式基金在2021年迎来爆发,总规模超过3800亿元。

  不过,相较于银行结算产品,券结产品仍是“小众”。在业内人士看来,一些适应券商客户需求、规模较小但绩优的老基金,通过调整交易结算模式,可以进一步拓展券商渠道。

 

  200多只基金采用券结模式

  据了解,当前公募基金主要存在两种证券交易模式,在券结模式推出之前,公募基金普遍采用的是托管行结算模式。在券结模式下,券商对基金的交易行为实时验资验券,并承担起异常交易行为等的监控职责。

  截至12月26日,全市场已经有251只基金(份额合并计算)采用券结模式,产品类型包括混合型、股票型、债券型、QDII、FOF等。其中,不乏头部基金公司的身影,中欧基金、博时基金、富国基金成为年内新发券结产品的主力,甚至首家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公司——贝莱德旗下新产品也采用券结模式。

  获券商热捧

  博道基金相关人士表示,近几年来,券商财富管理转型持续加速,通过销售基金,券商可以拓展和夯实自身的客户基础、满足客户财富管理的需求。

  在过去较长时间内,券商结算模式普遍在新公司、新发基金中采用。最近出现的新变化是,部分存量基金也开始启动证券交易模式的转换工作。仅12月,华泰保兴价值成长、万家经济新动能、富荣中证500指数增强等多只基金由托管行结算模式改为券商结算模式。

  博道基金相关人士解释说,存量老基金调整交易结算模式,一方面是政策鼓励,有助于防范交易风险;另一方面有利于基金公司与券商的深度合作。“在券商财富转型的大背景下,基金公司和券商的深度合作可以满足各方的诉求,提升基金销量并持续做大保有规模。随着成功案例的增加,可能会成为未来的新趋势,尤其是一些适应券商客户需求、规模较小但绩优的老基金,通过调整交易结算模式可以拓展券商渠道支持。”



责任编辑:张彤
最新文章
资本市场厚植创新创业沃土 A股2021:从严监管 护航创新 康美药业赔偿落地传递积极信号 水泥行业迎来整合窗口期 配置价值凸显 港股布局时机渐现 2021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论坛举行… 境外上市新规稳定预期提振信心 市场热度延续 券商看好北交所投资…
推荐文章
利好集中落地 2022年民生红利可期 RCEP生效在即,商务部为用好协定“… 上海优化营商环境5.0版方案推出 雄安新区探索建立具有新区特色学区… 截至11月底河北省市场主体总量达72… 北京出台25条措施 特殊技能人才落… 陕西公布“十四五”文物科技保护重… 河北省将建立体育赛事活动安全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