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12月17日 星期五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法治故事,传播法治声音,阐述法治特色,弘扬法治精神
10年期国债挑战“心理底” 宽信用成“关键先生”
发布时间:2021-12-17 09:21 | 来源:中国证券报


  央行全面降准消息公布以来的几个交易日,债市震荡明显,风向标品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固守2.80%上方。机构人士认为,短期内降准资金释放及宽松预期发酵,或促使债市利率走低。但从更长时间看,在市场利率并不高的情况下,随着政策进一步聚焦稳增长,特别是宽信用逐渐发力,市场利率下行将面临掣肘。

  三度挑战2.8%未果

 

  行情反复成为过去数月债市一大特征。在此过程中,2.8%作为目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心理底”的位置似乎愈发牢固。

  8月初,由7月降准引燃的一波牛市行情,在10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2.8%后戛然而止。此后,债市更是出现一轮明显调整,10月中旬,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升至3%以上。彼时,不少机构认为,调整的直接原因是10月降准预期落空。

  此后不久,行情再次“反转”。10月下旬以来,宽松预期悄然抬头,促使10年期国债收益率调头走低,并于11月底回到2.8%附近,但仍旧未能实现突破。

  人民银行决定年内再次全面降准。12月6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单日下行逾5个基点至2.82%。然而,从7日开始,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到2.85%附近。挑战2.8%的尝试又一次裹足不前。

  关注点转向“宽信用”

  就目前来看,此次全面降准消息对债市行情的影响力似乎远弱于7月那次。业内人士谈到降准对债市影响时的关注点有所不同。

  部分观点认为,还有更多政策组合工具,债券收益率仍有下行空间。广发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刘郁表示,若季度经济增速持续低于5%,存在适度调低MLF利率的可能性。中金公司首席固收分析师陈健恒称,不排除人民银行进一步“降息”的可能性,利率下行趋势不变。

  另有观点认为,降息需更强催化剂,有较大不确定性。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表示,未来降息的可能性较小,人民银行更倾向于使用结构性政策工具。信达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解运亮称,人民银行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意味着政策利率下调概率已很小。

  还有观点认为,此轮降准已被市场充分预期。江海证券发布的研报指出,降准消息落地,短期内机构的止盈盘或导致利率触底反弹。“从提出‘适时降准’到降准政策落地,市场已充分交易了‘宽货币’预期。”中信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明明称。

  与此同时,一些业内人士开始担心“宽信用”趋势对债市走向的影响。中信建投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认为,此次降准进一步凸显稳增长意图,国债收益率将受制于“宽信用”进程。明明提示,近期一系列政策信号显示“宽信用”空间已打开,债市后续可能加大调整。

  总的看,“宽货币”后续空间未知,而稳增长信号强烈,“宽信用”预期有所升温。“之前是纠结有无二次降准,如今则纠结于有无更实质性放松,以及‘宽信用’的影响。”一位市场人士如此总结。

  低位震荡概率上升

  机构人士认为,2.8%的“心理底”依旧构成强阻力位,债券投资者未来应关注“宽信用”进展。

  兴业证券发布的研报提示,降准释放增量资金有助于提振债市交易情绪,但在预期兑现后,需重点观察未来“宽信用”效果:如果效果好,资金明显流入实体,金融市场的“水位”可能降低;若效果差,也需关注监管部门会否出手对淤积在金融体系的资金进行疏导。

  华创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周冠南表示,“宽信用”对预期的扰动挥之不去,债券投资者在顺势而为的同时,应缩小盈利预期。

  进一步看,多家机构认为,10年期国债收益率向下突破2.8%有难度。明明称,政策层面已释放更强的稳增长信号,“我们坚持认为2.8%是本轮利率底部的判断。”国泰君安首席固收分析师覃汉认为,2.8%已形成强阻力位。江海证券发布的研报指出,2.8%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底部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旦利率接近该位置,建议机构谨慎为妙。

  就走势而言,覃汉认为,下一阶段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可能再度进入窄幅震荡区间。“综合来看,长端利率可能进入休整期,维持低位震荡的概率上升。”兴业证券研报指出。



责任编辑:张彤
最新文章
老百姓拟收购怀仁大健康46%至72%股… 航天电子拟定增募资不超41.36亿元 沿三大思路修订,沪深股票上市规则… *ST麦趣或涉嫌虚假陈述 年报被问询… 2022年A股将好于美股 仍以结构性特… 打击证券内幕交易 需精准“关照”… 近一个月新股发行超募占比过半 “… 证监系统贯彻“零容忍” 年内查处7…
推荐文章
韩正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 吸收外资何以“稳”“进”万亿元? 《广东省市场监管现代化“十四五”… 国家统计局解读11月份工业生产数据 中国气象局出台管理信息化五年实施… 国家统计局解读2021年1—11月份投… 解析我国2022年关税新规:以关税调… 九部门:2025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