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12月07日 星期二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法治故事,传播法治声音,阐述法治特色,弘扬法治精神
“独董”怎样才能真管用?
发布时间:2021-12-07 09:25 | 来源:经济日报


  为更好发挥独立董事在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重要作用,有必要通过法律制度的合理建构,使其成为一个好用的、管用的制度。如完善独立董事的提名程序,确保独立董事身份的独立性等。

  随着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案判决效应的延伸,进一步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补齐发展短板,使其能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成为各方共识。

 

  以2001年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为重要标志,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已经走过了20年的历程,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小投资者保护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因为独立董事发挥的作用与制度初衷、市场期望有所背离,遭遇了“不独”“不懂”等质疑。

  设立独立董事制度是为了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减少内部人控制,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但在实践中却没有很好达到预期效果,这其中有公司内部治理、法律约束等深层次原因。

  独立董事独立性未能有效发挥,与提名程序有很大关系。《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提出,上市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单独或者合并持有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1%以上的股东可以提出独立董事候选人,并经股东大会选举决定。由于中小股东持股较为分散,大多数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人选都是由大股东或者实控人推荐的。

  这就产生一个悖论。独立董事虽然形式上为全体股东服务,但其提名和选举权利都是由大股东或者实控人通过董事会控制。而且,独立董事的津贴虽是全体股东的钱,但更多要看大股东或者实控人的意思。这就不难理解,为何绝大多数独立董事都会配合大股东或者实控人做出决策。

  在法律制度层面,涉及独立董事的制度体系不够完善。在现行相关法规中,对独立董事制度建立最具指导意义的就是《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和《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但二者均未对独立董事的权责加以细化,可操作性不强,独立董事制度体系建设还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支撑。

  为更好发挥独立董事在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重要作用,有必要通过法律制度的合理建构,使其成为一个好用的、管用的制度。比如,完善独立董事的提名程序,确保独立董事身份的独立性;明确独立董事的职能和权利;建立独立董事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等。



责任编辑:张彤
最新文章
《证券期货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制度… 年内435家企业圆梦A股 首发合计募… 微策生物冲击创业板 催高的业绩能… 疫苗产业链迎投资良机 一个月内20余只个股被首次关注 券… “奥密克戎”冲击有限 中国资产吸… 私募:“主题投资”是近期市场主旋… 华虹计通被查 投资者可维权
推荐文章
北京打造国际交往等五大功能平台 安徽省宣城市县乡三级设立37家“军… 江苏召开领导干部会议传达学习贯彻… 空军航空兵某师开展为官兵办实事活… 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9日下午开… 张吉怀高铁6日正式通车 大湘西跑出… 《检察人员考核工作指引》印发 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共计释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