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05月17日 星期一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法治故事,传播法治声音,阐述法治特色,弘扬法治精神
投资者关切大宗商品涨价影响 24小时内交易所互动平台留言近百条
发布时间:2021-05-17 09:03 | 来源:证券日报


  5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要跟踪分析国内外形势和市场变化,做好市场调节,应对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及其连带影响”。此消息一出,便引发市场热议,相关话题的热度也持续上升。

  5月13日,《证券日报》记者通过梳理沪深交易所互动平台上的留言等,找寻广大投资者对大宗商品价格“涨声”一片的关注点。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发现,自5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后会议要求传出,投资者对相关上市公司的成本压力、应对举措等高度关注,并多次在沪深交易所互动平台上就相关话题进行询问。截至5月12日记者发稿时,不到24小时的时间内,投资者已合计发布相关留言近百条。

  例如,一部分投资者提问“大宗商品涨价是否提高了贵司产品成本?公司如何消化新增成本”,此类问题占比约为48%;还有一部分提到“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建议贵司抓住时机加大开采力度”,此类问题占比约为42%;另外还有部分投资者咨询“大宗商品价格大涨对贵司利润有何影响”,此类问题占比约为7%。

  相关上市公司也对市场关切进行了回复。例如,鲁阳节能表示,大宗商品涨价增加了公司产品的生产成本,公司通过节支降耗、提高部分产品的销售价格等措施以降低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

  金风科技回复,“公司已在2020年底完成了大部分2021年度零部件采购合同的谈判,目前尚未看到短期原材料价格变动对本年度采购成本的影响。同时,针对零部件供应商可能面临的原材料成本上涨风险,公司与零部件供应商保持积极协同,如研发降本、生产协同、金融支持等”。

  谈及相关公司该如何应对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相关资源类公司应拉动生产,提升盈利;相关制造业公司要提升效率、稳住成本。”

  粤开证券研究院负责人康崇利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宗商品涨价,短期利好上游行业。从环比看,4月份,大宗商品涨幅虽有所回落,但多个领域仍保持上涨。叠加生产扩张带来的原材料需求提升,上游原材料行业有望受益于量价齐升。

  “但是,由于短期内的产成品价格黏性、居民消费能力和信心有待增厚,上游原材料大幅上行将对中下游企业造成利润挤压,加之部分中小企业的议价能力较弱,中下游企业可能受到一定影响。”康崇利进一步解释道,“涨价”已向部分终端消费产品传导。4月份,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笔记本电脑和自行车等工业消费品价格均有上涨。建议中下游企业从三方面着手,应对“涨价”对于内部利润的挤压。第一,加强内部的成本管理效率;第二,运用一定的风险对冲工具;第三,在产品定价和销量之间做出平衡。



责任编辑:张彤
最新文章
关于就《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指引第… 证监会就《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指引… 山西证券2020年营收增速位列上市券… 新三板将加快实现与区域股权市场对… 突遭岛内大停电 台积电等芯片大厂… 那些与敲钟擦肩而过的企业:数十家… 中源家居遭私募大佬“讨债” 监管… 中金公司一季度投资收益亏损47.25…
推荐文章
海外祝贺、赞叹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 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 促进民办教… 2800余名小学生 八一学校“向阳起… 中央财政 下达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 “课后三点半”如何助力“双减”? 水星17日迎来“东大距”,公众有望… 部分成品油将征收进口环节消费税 用人单位互认体检结果“京尤码”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