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04月22日 星期四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年内111家上市公司发布套期保值公告 回应市场关切
发布时间:2021-04-22 08:46 | 来源:证券日报


  最近一段时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全球通胀预期升温,引发各方关注。

  《证券日报》记者据公开数据整理,年初以来,大宗商品价格涨幅大的依次是能源、有色金属,其中,布伦特原油涨幅达25%,其次是铝、锡、铜、螺纹钢,涨幅均在18%至19%之间;另外,聚丙烯、铁矿石等也呈现出较大涨幅。

 

  对于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原因,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分析师周茂华认为,一是全球经济复苏前景可期。疫苗接种工作有序铺开、美国不断加码财政纾困政策,市场对全球经济复苏预期不断升温;二是欧美等央行继续实施低利率超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宽裕推动市场对风险偏好上升,同时,弱势美元对商品构成一定提振;三是供给端扰动。疫情对商品生产、运输物流构成一定阻滞。另外,全球新能源发展预期将带动铜等金属需求上升。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4月8日召开第五十次会议强调,“要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特别是关注大宗商品价格走势”。

  “现在中国经济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可能会从贸易投资各方面不同的渠道,对国内一些行业的价格造成影响。”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在4月16日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目前PPI上涨的结构性特征来看,主要还是影响了一些上游的行业,对下游行业的影响目前还没有显现出来。判断全年价格走势,供需关系是决定价格最根本的要素。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供给在经济恢复的大势下,供给的质量、供给的能力都是在逐步改善的;从需求来看,目前仍然处于恢复过程中。从这些方面来看,国内上游产品的价格不具备长期上涨的基础。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随着铜、铝、钢材等原材料上涨,在深交所互动易和上证e互动两个平台上,相关上市公司对投资者关于“公司是否受影响”“公司如何应对”等询问进行了回复。

  例如,深南电路回复,公司会提升内部运营效率;加强与供应商、客户沟通协商,共同面对材料价格上涨压力,努力实现共赢。

  东方电缆表示,公司对主要原材料铜有一定量的库存,另重大合同的订单在中标时公司会采用“远期点价”“套期保值”等策略规避风险,因此铜价上涨因素整体对公司的影响不大。

  此外,记者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梳理,今年以来截至4月19日,沪深两市共有111家公司发布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的公告。

  “以铜下游的电缆企业、空调厂商为例,可结合生产计划,在期货市场提前买入铜期货,锁定原料价格上行风险。等到实际采购铜材的时候,再同步将期货合约平仓,从而达到套期保值的效果。”华安期货高级分析师曹晓军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粤开证券研究院负责人康崇利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建议,下一步,我们要关注全球疫情发展变化态势,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把常态化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另一方面,需要密切关注大宗商品,尤其是石油价格变化,以及国际游资可能借机炒作大宗商品的负面影响。



责任编辑:张彤
最新文章
“白马”股闪崩为哪般? 创业板指大涨4% 北向资金单日净流… 股票ETF规模突破8000亿元 市场迎来… 券商指数大涨2.7% 34.15亿元大单积… 投资者“跑步入场”说明了什么? 信用评级迎来监管升级——如何当好… 广州期货交易所揭牌仪式在穗举行 吴晓求:坚持注册制方向 在存量市…
推荐文章
湘西州发出首张建党100周年庆祝活… 湖南省市场监管局召开“我为群众办… 湖南省计量院党委理论中心组开展党… 湘西州市场监管局多措并举筑牢校园… 落实“四个最严”要求 守护老百姓… 2021赛季中超联赛在穗开幕 3万球迷… 首届中国乡村人文论坛在京举办 5G、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