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11月26日 星期四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科创板成生物医药企业上市主通道 强者恒强趋势下并购或加速
发布时间:2020-11-26 09:42 | 来源:证券日报


  在注册制背景下,医药生物企业加速登陆资本市场。

  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25日,A股市场的医药生物类上市公司数量已达到354家,位居申万28个行业前三。其中,主板上市公司数量较多,为150家;其次是创业板,为89家;第三位是中小板76家;第四位是科创板39家。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后发现,在中小板、创业板先后于2004年、2009年成立后,这两个上市融资平台相继成为医药生物企业上市的主要通道。但自2019年科创板开闸以来,科创板已喧宾夺主,逐渐成为医药生物企业新的上市主要渠道。同花顺数据显示,自2019年7月份以来,医药生物行业有39家企业登陆科创板、5家登陆创业板、7家登陆主板上市。

  对此,民生证券董事长冯鹤年在中国医药物资协会与长沙市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医药上市企业家峰会”上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医药生物产业已经位居全球第二,在我国也是发展潜力非常大的行业,这和中国人口红利、消费升级分不开。医药行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这也是市场投资热情非常高的原因。随着注册制的推行,更多优质的医药企业将登陆资本市场。

  科创板加速聚拢创新药企

  2019年开门的科创板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给国内创新医疗技术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通道,吸引了大批具有创新实力的生物医药企业登陆。此外,赴港上市的君实生物、康希诺也顺利实现在科创板上市。近日,已实现纳斯达克和港股上市的创新药企百济神州也宣布,将于明年完成科创板上市。

  具有创新属性的医药生物企业并不一定实现盈利。同花顺数据显示,7家医药生物类上市公司去年净利润为亏损。

  “注册制下,资本市场对创新药企的包容度很大。”冯鹤年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现在整个医药行业投资的积极性比较高,估值也比较高。”

  同花顺数据显示,39家科创板医药生物上市公司中,4家企业总市值超500亿元,19家企业总市值在100亿元至300亿元区间,其余16家企业总市值不足100亿元。其中,君实生物、康希诺等公司的科创板总市值高于港股总市值。

  行业整合仍是大势所趋

  我国医药生物行业集中度较低,中小企业较多,未来如何发展才能更健康?

  工银国际研究部医药行业总分析师张佳林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国医药行业近年来一直在改革,不断与世界接轨。当下业绩的变化,其实可能是过去十年不同战略选择的结果。从宏观上讲,如何更好地满足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如何提供更好、更新、更便宜的药物、器械、服务,决定了未来公司发展态势和行业格局。同时,很多细化的因素,如人口结构、疾病谱系、医保资金的变化等,也是企业需要考虑的。另外,医药生物作为重点监管的行业,始终会受政策变化的极大影响。从微观来看,创新能力、BD能力、商业化能力、生产能力都是决定企业个体未来命运的要素。

  对此,冯鹤年向本报记者介绍,目前大市值公司股价越来越高。过去一些“炒小、炒新、炒差、炒概念”的现象得到了比较好的遏制,这是一个好现象,未来的医药企业、医药上市公司仍是强者恒强。

  在冯鹤年看来,医药生物企业上市了,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上市后要做大做强,一是从自身角度进行创新,不断规范发展。如果没有创新、没有进取,时间长了就会被投资者所抛弃。二是要通过加大并购整合力度。对未上市企业而言,通过并购的方式进入资本市场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并不是说,所有的公司都只有直接上市一条道,也可以在产业链方面与上市公司进行整合、吸收,并入上市公司,实现双赢。对于上市公司来讲,并购能够完善产业链,做大市值。”冯鹤年表示。



责任编辑:张彤
最新文章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首次突破3万点… 美三大股指均涨超1% 道指首次突破3… 上交所发布信披分类监管指引 持续… 年内1700余家上市公司披露减持计划 53家公司“A拆A”推进中 目标地多… 注册制落地创业板3个月 创业板IPO… 四季度顺周期“战场”已锁定?13家… 创业板注册制IPO审核效率提升 从受…
推荐文章
充分发挥侨务资源优势 助推经济社… 定西首次实现10千伏配网合解环试验… 中央政法委召开秘书长会议专题学习… 王毅会见日本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 赵克志会见澳门廉政专员陈子劲 共同打造绿色一带一路 中国品牌汽车走俏埃及 上半年"一带一路"项目可再生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