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04月10日 星期五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政策鼓励多渠道补充资本 商业银行不足16个月“充值”近1.7万亿元
发布时间:2020-04-10 09:30 | 来源:证券日报


  信贷支持实体经济重任在肩,商业银行也十分注重自身资本补充。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东方财富统计,2019年以来不足16个月内,商业银行资本补充规模达16769.36亿元,其中,永续债、二级资本债作为最主要的资本补充方式,发行规模分别为7133亿元、5989.3亿元。

 

  监管层多次发声

  今年以来,包括央行、银保监会等部门多次就银行开展多种方式补充资本发声。4月7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二十五次会议指出,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加大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力度,增强抵御风险和信贷投放能力。

  “通过发行普通股、优先股和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等方式补充中小银行资本,作为外源性资本补充渠道,在资本约束趋严以及内源性资本补充受限的情况下,是现在中小银行的重中之重。”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琦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其中,普通股、优先股和永续债补充一级资本,而二级资本债券补充二级资本,也是非上市中小银行补充资本的主要方式。

  吴琦认为,资本金不足,特别是一级资本安全边际不足,是制约中小银行发展的主要因素,导致中小银行风险抵御能力下降、难以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支持力度。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也有利于优化资本结构,提升对中小微企业信贷投放的意愿和能力。

  “疫情期间,中小银行通过一些外源性补充资本渠道,进而夯实资本实力是这类机构抵御风险的客观要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现阶段,复工复产使得实体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进一步加大,而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提高可以撬动更多银行负债,显著提升其信贷投放的能力,从而支持实体经济的活力恢复与未来发展。

   商业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

  事实上,2019年以来,商业银行已经通过发行普通股、定向增发、优先股、永续债、二级资本债券来补充资本,

  数据显示,2019年1月1日-2020年4月9日,商业银行资本补充规模达16769.36亿元。从核心一级资本看,紫金银行、青岛银行等8家银行在A股首发上市,募集资金654.7亿元、华夏银行实施定向增发292.36亿元。今年以来,尚无商业银行上市和实施定向增发;从其他一级资本看,兴业银行等6家银行共发行优先股2700亿元;除优先股外,商业银行共发行永续债7133亿元;从二级资本看,商业银行共发行二级资本债券5989.3亿元。

  “银行利用多种工具优化资本充足水平,不仅要满足监管要求,也决定了银行竞争力水平。至于选择何种工具,各家银行各有打算。”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丁臻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银行发行普通股不容易,优先股具备一定的债券属性,发行成本较高。定增需要股价处在上升通道,不能低于每股净资产,发行难度大,这是大部分银行不选择定增的原因。可转债市价可以低于每股净资产,但转股价要高于每股净资产。若6个月后转股价高于每股净资产,才可以顺利转股。因此,目前大多银行还是用债务型工具来补充资本。

  “外源性资本补充渠道虽然不断增多,但其对银行机构的经营资质要求较高。”盘和林分析称,综合来看,中小银行自身需要保障资产质量、提升运营能力,以此夯实资本实力。此外,应当对中小银行现有融资渠道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倾斜,从而确保其融资环境的改善,同时也可以鼓励推出发行特别地方债等。

  吴琦建议,一方面,监管部门进一步推动新型资本工具的创新,鼓励和引导银行通过资本市场等直接融资方式补充资本,完善资本补充相应的法律和会计制度,同时,鼓励和培育合格投资者,提高投资群体的多样性,以及长期资金占比;另一方面,中小银行应结合本行实际情况和业务发展需要,做好资本补充规划。

  丁臻宇认为,由于新型资本工具也面临新的监管要求,发行优先股或其他资本工具目前还有空间。



责任编辑:张彤
最新文章
7.37亿股权出售款仅回收5000万 深… 学而思母公司自曝家丑 盘前股价一… 披露年报的湖北上市公司达10家 专… 年报披露官方“指南” 体现诚信托… 7天2家公司触及终止上市条件 加大… 沪深交易所:年报延期披露应不晚于… 沪深交易所细化年报延期披露安排 … “迟到”的年报出差季来了
推荐文章
中国与阿盟就新冠疫情举行首次卫生… 保粮食丰收底气更足 中国代表呼吁各国切实保障人民的生… 面对挑战,金融委部署了哪些政策着… 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 习近平回信勉励武汉东湖新城社区全… 海南暂缓恢复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及满… “中国创新能力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