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中医药:得民心产业兴
发布时间:2019-11-01 11:25 | 来源:经济日报


        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中医药产业一直致力于创新机制,加强为民服务,近年来通过医共体、一站式服务等建设,方便群众中医就诊,为中医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打下基础——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最近成为中医药产业热议的话题。先是全国中医药大会近日在北京召开。随后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也为中医药产业发展以及中医药的传承创新指明了方向。

  目前,我国中医药产业已基本形成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中药农业为基础、中药工业为主体、中药装备工业为支撑、中药商业为枢纽的新型产业体系,发展模式从粗放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产业技术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明显提高,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和产品,中药工业产值不断攀升,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具有独特优势和市场前景的战略性产业。

  “究竟应如何发展中医药事业?那就是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在全国中医药大会上荣获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的国医大师孙光荣告诉经济日报记者,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的传家宝,从人民群众中诞生,在人民群众中生存,靠人民群众发展,只有夯实基层中医药产业才能发展。

  中医药产业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创新机制,加强为民服务。记者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获悉,为方便群众看中医,针对群众看病就医的难点、痛点、堵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近期在各级各类中医医院加快推广实施一批优化流程、改善服务的措施,不断提升患者看中医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今年7月下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在医疗联合体建设中切实加强中医药工作的通知》,要求着力推动县级中医医院在县域内牵头组建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推动医共体内服务能力共提、人才梯队共建、健康服务共管、优质资源共享,促进中医药优质资源下沉基层,整体提升县域中医药服务能力。

  医共体的全面铺开为中医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近年来,全国各地以基地建设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积极打造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主体,以满足中医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需要。

  9月初,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医共体建设试点省和试点县名单。据统计,在山西、浙江两个试点省和567个试点县域中,共有667个县域有中医医院,其中牵头组建医共体的有360个,占比54%。

  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中医院住院部11楼,患者林先生最大的感受就是终于告别了挤在窗口办理出院的年代。准备办理出院时,医护人员告诉他,只要手机开通支付宝、微信等扫描支付功能,就可通过病区内的自助机结算,发票自助打印,无需在窗口排队。

  “随着医共体的全面铺开,只要患者在医共体成员单位看病治疗,都可以享受转诊平台预约、信息共享。”长兴县中医院院长胡国强告诉经济日报记者,这为老百姓看中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医共体建设如火如荼,“便民就医导航”平台也在8月20日正式上线,涉及所有的中医类医疗机构,覆盖了31个省份和39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818个名老中医药专家以及2352个重点专科优势病种的数据信息。

  据悉,在全国96家省级及以上中医医院中,已完成“一站式服务”建设的有76家医院,占比79.2%;可提供3种以上预约方式有92家医院,占比95.8%。全国31个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均已成立中药药事管理质量控制中心,部分地区已经开始组建地市级中药药事管理质控中心,开展区域内中药药事质控工作。(记者 祝君壁)

 
 


责任编辑:桑妮
最新文章
中国城商联成立商旅文产业发展工作… 发改委:1—10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 发改委:正抓紧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基… 前9月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发改委:三大举措进一步激发国内消… 前10月6217.8亿 对外投资合作稳中… 发改委:提高PPP项目科学性 为PPP… 国资委要求央企全力以赴稳增长
推荐文章
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52届年会在马尼… 第七十四集团军扎实组织预任参谋集… 中国综合品牌展览会在多米尼加举行 乌克兰愿“合理妥协”以推动四国峰… 日本10月出口额同比下降9.2% 古特雷斯对美国政府犹太人定居点政… 日本中部国际机场乘客增加 国际航… 中国代表呼吁加强上合组织与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