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工业增加值增长971倍 数字经济规模超30万亿
发布时间:2019-09-23 10:20 |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人民网北京9月20日电 (记者车柯蒙)工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信息化是推动时代进步的强大引擎。今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上表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始终把实现工业化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战略重心,高度重视并抓住信息革命的历史性机遇,针对不同阶段的形势任务,实施正确的发展战略和政策举措,中国的工业通信业发生了巨大变化。

工业经济规模跃居全球首位

经过70年的发展,我国工业经济规模跃居全球首位。我国已经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形成了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

1992年我国工业增加值突破了1万亿元人民币大关,2007年突破了10万亿元大关,2012年突破了20万亿元,2018年突破了30万亿元。

工业增加值从1952年的120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30多万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增长约971倍,年均增长11%。

2018年,我们国家的制造业增加值占全世界的份额达到了28%以上,成为驱动全球工业增长的重要引擎。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当中,有220多种工业产品中国的产量占居全球第一。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信息通信网络

70年来我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信息通信网络,光缆长度超过4500万公里,电话用户总规模达17亿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到4.4亿户,网民数量8.54亿。

我国积极推进宽带中国的建设和网络的提速降费,2014年以来,固定和移动宽带平均下载速率提升近7倍。

光纤进户的比例达到了91%,100兆以上用户数占比达79.4%,世界领先。

技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在主要领域和方向上实现了“占有一席之地”的战略目标,工业通信业技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的强度由2004年的0.56%提高到2018年的1.06%,规模以上工业有效发明专利数达到了93.4万件,比2004年增长了29.8倍。

我国自主研制的复兴号高速列车、第三代核电“华龙一号”等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涌现一批以华为、中车等企业为代表的领军制造企业。

以移动通信产业为例,我国历经“2G跟随、3G突破”,实现了“4G同步”、“5G引领”的历史性跨越,5G标准必要专利数量全球第一。在信息通信技术的强力牵引下,截至2018年底,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3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3。

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

70年来,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快,智能制造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

截止到2019年6月,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69.3%;关键工序的数控化率达49.5%。

同时,开展网络化协同、服务型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企业比例,分别达到了35.3%、25.3%和8.1%。

工业互联网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了50家,重点平台平均连接设备数量达59万台。

2018年,数字经济的规模达31.3万亿元,居全球第二位。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加快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我国抢抓第四次工业革命机遇奠定坚实基础。

中小企业蓬勃发展

70年来,我国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蓬勃发展,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在增加就业、稳定增长、促进创新方面发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作为国民经济生力军的作用也日益凸显。

截止到2018年底,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超过3000万家,个体工商户数量超过7000万户,贡献了全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和80%以上的劳动力就业。

 
 


责任编辑:桑妮
最新文章
中国城商联成立商旅文产业发展工作… 发改委:1—10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 发改委:正抓紧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基… 前9月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发改委:三大举措进一步激发国内消… 前10月6217.8亿 对外投资合作稳中… 发改委:提高PPP项目科学性 为PPP… 国资委要求央企全力以赴稳增长
推荐文章
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52届年会在马尼… 第七十四集团军扎实组织预任参谋集… 中国综合品牌展览会在多米尼加举行 乌克兰愿“合理妥协”以推动四国峰… 日本10月出口额同比下降9.2% 古特雷斯对美国政府犹太人定居点政… 日本中部国际机场乘客增加 国际航… 中国代表呼吁加强上合组织与联合国…